说到中文学习, “听说读写”想必各位一定耳熟能详。 “听”排在第一位,绝非偶然。小朋友们刚开始接触中文的时候,用的最多的输入方式一定是听,这点对中国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。
在婴儿早期,孩子是不会说话的,但是他们会倾听周围的一切声音,包括身边大人的对话。
在这一阶段,孩子无意识中进行了大量的语音输入。海外儿童学中文比较关键的一步就是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中文,即语言摄入(听)这一块是否到位。当孩子的发音器官进一步分化后,他们就能开始说话。对于母语学习者而言,这一阶段尤为重要。 “长得漂亮的孩子一般也比较聪明”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。因为父母更倾向于将漂亮的孩子带去社交,这些孩子会得到较多而多元的语音输入。在输出时,他们的库存更大,当然也就能处理更复杂的语音信息。
意识到了听的重要性,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的是“听什么”。当今市面上的内容五花八门,首先我们来进行大类上的选择。和幼儿园中普遍使用的儿歌不同,在家庭教育中,我们不推荐这类过于简单的内容。相反,我们更推荐给孩子听“经典”。
“经典”一词过于抽象,我们在此作一下定义。所谓经典,并不拘泥于“四书五经”,而是包括了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的优秀译本在内的。体制也不一定要千篇一律,可以是诗歌,散文等任何文体。有的家长肯定会问: “小朋友听不懂怎么办呢?万一忘掉了不就白学了吗?”首先,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听的时候,不必求懂,只要保证输入便可。
至于遗忘,大脑会删除我们三岁之前的几乎所有记忆,但在潜意识中这些记忆依然存在。孩子多听目的语,大多情况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。由于年龄小,孩子们是不会有“难”的概念的,相较有难易意识的成人更容易吸收知识。但还是要注意,如果孩子的母语还未习得,切勿同时输入过多其他语言,容易造成语言系统紊乱。
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课程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,为您安排试听课程
请输入您的手机号